




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是一种用于治疗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该药物由AstraZeneca制药公司开发,并于2022年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作为一种口服小分子AKT抑制剂,卡帕塞替尼能够靶向抑制AKT1、AKT2和AKT3三种亚型,从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这一机制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卡帕塞替尼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AKT蛋白激酶的活性来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AKT是一种关键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存活、代谢和迁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当这一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时,会导致肿瘤细胞的无序生长和扩散。卡帕塞替尼通过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AKT1、AKT2和AKT3三种亚型的活性,有效地阻断了这一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卡帕塞替尼主要用于治疗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在临床上,这种药物通常用于那些已经接受了内分泌治疗但病情仍进展的患者。通过选择性地抑制AKT蛋白激酶,卡帕塞替尼可以显著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卡帕塞替尼还可以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卡帕塞替尼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表明,该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29%,最大血药浓度(Tmax)通常在服用后1-2小时内达到。这意味着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同时,卡帕塞替尼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卡帕塞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高血糖症状,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空腹血糖(F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建议患者在出现高血糖症状(如过度口渴、尿频或尿量增多、食欲增加但体重减轻)时,立即联系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卡帕塞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腹泻并伴有脱水。医生会建议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增加口服液体摄入,并在出现腹泻迹象时及时使用止泻药物。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卡帕塞替尼。
部分患者在接受卡帕塞替尼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多形性红斑(EM)、手掌-足底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DRESS)的药物反应。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皮肤状况,并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尽早咨询皮肤科医生。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卡帕塞替尼。
卡帕塞替尼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因此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使用该药物。此外,对于有生育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医生会建议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以避免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老年人群中,卡帕塞替尼的疗效与年轻患者相当,但在严重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必要时需调整剂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