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米替尼(Pemigatinib)是一种针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亚型1/2/3的强效选择性口服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以及髓系/淋巴系肿瘤(MLNs)。虽然培米替尼在临床上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但也伴随一些不良反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
培米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磷血症、脱发、腹泻、指甲毒性、疲劳、吞咽困难、恶心、便秘、口炎、干眼、口干、食欲下降、呕吐、关节痛、腹痛、低磷血症、背痛和皮肤干燥。这些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较为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可能会逐渐减轻。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培米替尼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腹痛、发热、胆管炎、胸腔积液、急性肾损伤、感染性胆管炎、高钙血症、低钠血症、小肠梗阻和尿路感染等。其中,45%的患者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而4.1%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致死性不良反应,如胆管梗阻、胆管炎、脓毒症和腔积液等。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培米替尼可能引起多种眼部不良反应,包括干眼症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干眼症可能导致眼睛干燥、刺痛或异物感,可通过使用人工泪液等方法缓解。RPED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觉漂浮物或视光症等症状,患者在开始使用培米替尼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并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出现视觉症状时,应立即转诊进行眼科评估。
培米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3.5毫克,每日一次口服给药,连续服用14天,随后停药7天,每21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建议患者在服药日大约同一时间段服药,可空腹或随餐口服。如果漏服时间超过4小时或更久的时间,或服药后出现呕吐,当日无需补服,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用处方剂量的药物即可。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磷酸盐水平,当血清磷酸盐水平超过7毫克/分升时,应启动降磷治疗,并根据高磷血症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培米替尼。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培米替尼。孕妇服用培米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建议告知孕妇胎儿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建议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使用培米替尼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用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同样,有女性生育伴侣的男性患者也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对于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患者在使用培米替尼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饮食方面,应避免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坚果和豆类,以降低高磷血症的风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运动方面,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