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尼替尼是一种革命性的靶向抗癌药物,以其别名索坦、Sutent、Sunitix广为人知,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舒尼替尼的商品名称及其相关信息。
舒尼替尼的通用名称为“舒尼替尼”或“Sunitinib”,其主要成分是苹果酸舒尼替尼。该药物由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并于2006年1月成功通过了美国FDA认证。2007年,舒尼替尼在中国上市,品牌名称为“索坦”(Sutent)。在中国市场上,舒尼替尼还以商品名“舒尼达”或“苏立达”销售。
舒尼替尼的主要生产厂家是辉瑞公司,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质量的药品。舒尼替尼的不同商品名称反映了其在不同市场和地区的注册情况,但其核心成分和药理作用保持一致。
舒尼替尼的药品规格主要有三种:12.5 mg、25 mg 和 50 mg 的胶囊。这些不同的规格方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剂量。药品通常以瓶装形式销售,每瓶包含一定数量的胶囊。
在使用舒尼替尼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服用。不同规格的胶囊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阶段和剂量需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来调整剂量。
舒尼替尼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肿瘤细胞周围的新生血管。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等关键信号通路,舒尼替尼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分裂。这一机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此外,舒尼替尼还能抑制其他与肿瘤生长相关的受体,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SF-1R)。这些多重靶点的抑制作用使得舒尼替尼在治疗多种类型肿瘤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了抑制新生血管外,舒尼替尼还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和增殖途径,舒尼替尼能够诱导肿瘤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过程,进一步减少肿瘤的体积和扩散风险。这一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研究显示,舒尼替尼在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晚期肾细胞癌(RCC)等疾病时,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其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使其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在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晚期肾细胞癌(RCC)时,舒尼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口服50 mg,在每个6周周期的前4周连续服用。在肾癌的辅助治疗中,建议剂量为50 mg,每日一次,在6周周期的前4周连续服用。具体的剂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患者在服用舒尼替尼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需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获得专业意见。
舒尼替尼应储存在20℃至25℃的室温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此外,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舒尼替尼,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舒尼替尼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舒尼替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同时,应保持药物的密封状态,避免空气中的湿气和杂质进入瓶中。
与强CYP3A4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加舒尼替尼的血药浓度,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考虑减少舒尼替尼的剂量。与强CYP3A4诱导剂合用则可能会降低舒尼替尼的血药浓度,此时应选择无酶诱导潜能或酶诱导潜能极小的替代药物,必要时可增加舒尼替尼的剂量。
舒尼替尼与QTc间期延长有关,对于需要使用已知可延长QT间期的合并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应更频繁地使用心电图监测QT间期,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