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尼替尼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2006年1月,舒尼替尼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胃肠间质瘤。2007年2月,舒尼替尼正式在中国上市,成为国内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舒尼替尼的上市情况、适应症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2006年1月,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舒尼替尼成功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并获批上市。舒尼替尼的上市标志着一种新的多靶点抗癌药物的问世,为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和胃肠间质瘤提供了有效的选择。该药物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c-KIT、FLT3和RET等靶点,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2007年2月,舒尼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进入中国市场。舒尼替尼在中国上市后,主要应用于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瘤以及肾细胞癌的治疗。其品牌名称为索坦。舒尼替尼在中国的上市,极大地丰富了国内肿瘤治疗的药物选择,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舒尼替尼自上市以来,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除了美国和中国,该药物还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其他多个国际监管机构的批准。舒尼替尼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多种类型癌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舒尼替尼主要用于治疗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间质瘤(GIST)。胃肠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肉瘤,通常发生在胃肠道壁的肌层。舒尼替尼通过抑制c-KIT等关键靶点,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舒尼替尼是晚期肾细胞癌(R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2017年,美国FDA进一步批准舒尼替尼用于接受肾切除术后的高复发风险患者的辅助治疗,即防止术后复发。舒尼替尼通过抑制VEGFR等靶点,减少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舒尼替尼还被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已发生远处转移的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多个器官。舒尼替尼通过抑制多个关键靶点,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舒尼替尼的标准剂量为50mg/天,连续服用4周,随后停药2周,此为一个完整的治疗周期。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使用舒尼替尼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乏力、腹泻、腹痛、便秘、味觉改变、厌食、恶心、呕吐等多种不适症状。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来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立即咨询医生。
对于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舒尼替尼的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舒尼替尼,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使用舒尼替尼时,应特别注意监测其肝肾功能,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