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戈非尼(Regorafenib),也称为拜万戈,是一种多靶点口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种信号通路,减缓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瑞戈非尼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瑞戈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这些信号通路包括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肿瘤微环境的调节。具体来说,瑞戈非尼可以抑制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RET等多种酪氨酸激酶。这些激酶的抑制有助于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减少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发展。
瑞戈非尼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主要包括:
这些癌症类型在临床上往往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耐药性,而瑞戈非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在肝细胞癌的治疗中,瑞戈非尼已被证明对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瑞戈非尼于2012年9月27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mCR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传统的化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而瑞戈非尼通过抑制多种激酶,可以有效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肿瘤。这种肿瘤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已进入晚期。瑞戈非尼在治疗GIST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或对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患者,瑞戈非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瑞戈非尼在2017年被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HCC患者。研究表明,瑞戈非尼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在临床试验中,接受瑞戈非尼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并导致死亡。因此,在开始接受瑞戈非尼治疗前,患者应进行肝功能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并在治疗的前两个月至少每两周监测一次。此后每月监测一次或根据临床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应根据肝毒性的严重性和持续性,暂时停用瑞戈非尼,然后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
使用瑞戈非尼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3级或4级感染,或任何级别恶化的感染,应立即停用瑞戈非尼。待感染消退后,再以相同剂量恢复治疗。在接受瑞戈非尼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瑞戈非尼可能导致出血发生率增加。对于出现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患者,应永久停用瑞戈非尼。同时,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应更频繁地监测INR水平,以防止出血风险的增加。
瑞戈非尼作为一种多靶点口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为多种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