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帕替尼是一种口服Janus激酶(JAK)1选择性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重度特应性皮炎等免疫介导性疾病。正确使用乌帕替尼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乌帕替尼的服用方法、剂量调整和日常注意事项。
乌帕替尼通常每天口服一次,最好在饭后使用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使用时应该整粒吞服,并配以适量的水。如果忘记了一次剂量,可以在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立即口服,但不要将两次剂量一同服用。
乌帕替尼的起始剂量通常为15毫克/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对于成年人而言,起始剂量通常为15毫克/天。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乌帕替尼的剂量有所不同:
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乌帕替尼不推荐用于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 C)。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或B)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推荐剂量有所不同:
在使用乌帕替尼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乌帕替尼与强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时,乌帕替尼的暴露量减少,可能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因此,不建议乌帕替尼与强CYP3A4诱导剂联合使用。对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推荐剂量也需要相应调整:
在使用乌帕替尼时,应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在使用乌帕替尼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痤疮、带状疱疹、恶心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严重感染、肝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如果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在使用乌帕替尼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时,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乌帕替尼应避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控制在2°C至25°C之间,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乌帕替尼的有效期为24个月,使用前应检查药物的有效期,确保药品的质量。
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