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拉替尼(Lorlatinib,中文商品名博瑞纳)是一种用于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其药物相互作用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方面。了解这些相互作用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劳拉替尼主要通过CYP3A4代谢,因此与CYP3A4抑制剂的相互作用尤为显著。强效和中度CYP3A4抑制剂可以显著增加劳拉替尼的血浆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常见的强效CYP3A4抑制剂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等。建议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必须合用,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情况调整劳拉替尼的剂量。
相反,强效CYP3A4诱导剂可以降低劳拉替尼的血浆浓度,从而影响其疗效。常见的强效CYP3A4诱导剂包括利福平、圣约翰草等。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劳拉替尼,或者在停用强CYP3A4诱导剂3个血浆半衰期后再开始使用劳拉替尼。这样可以确保劳拉替尼的血浆浓度达到有效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劳拉替尼在孕妇中使用可能导致胚胎-胎儿损伤。因此,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告知患者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进行严密监测。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劳拉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7天内应停止母乳喂养,以防止婴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在开始使用劳拉替尼之前,应确认有生殖潜力的女性的妊娠状况。由于劳拉替尼会使激素避孕药无效,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患者在使用劳拉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方法。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在使用劳拉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劳拉替尼可能导致肝毒性,因此在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应每两周监测一次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此后,根据临床指征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异常,应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劳拉替尼,并在恢复用药时调整剂量。
劳拉替尼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患者和护理人员应了解这些风险,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患者在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应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使用劳拉替尼后,患者骨折的风险可能增加。应及时评估有潜在骨折迹象或症状的患者,如疼痛、活动度改变、畸形等。目前尚无关于劳拉替尼对已知骨折愈合或未来骨折风险影响的数据,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摄入,以减少骨折风险。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