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达替尼(Erdafi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具有特定FGFR3基因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本文将详细介绍厄达替尼的用法用量及日常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根据FDA批准的伴随诊断检测,只有在肿瘤标本中检测到易感FGFR3遗传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才适合使用厄达替尼进行治疗。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精准的患者选择可以最大化药物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厄达替尼是一种口服片剂,患者应整片吞下,可以随餐或空腹服用。如果在服用后出现呕吐,应在第二天继续服用下一次剂量。治疗应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如果漏服一剂,可以在同一天尽快补服,第二天恢复正常剂量计划,不应额外服用药片来弥补错过的剂量。
厄达替尼的推荐起始剂量为8mg(2片4mg药片),每日一次。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特别是高磷血症的情况,剂量可以增加至9mg(3片3mg药片),每日一次,持续14至21天。具体剂量调整应基于血清磷酸盐水平的监测结果。治疗开始后14至21天内,应评估血清磷酸盐水平,如果血清磷酸盐水平低于9.0mg/dL且无眼部疾病或2级以上不良反应,可以将厄达替尼剂量增加至9mg,每日一次。每月监测高磷血症的磷酸盐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使用CYP3A4酶的诱导剂(如卡马西平、巴比妥类药物、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可能会加速厄达替尼的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在必要时调整厄达替尼的剂量。
同时使用CYP3A4酶的抑制剂(如克唑替尼、酮康唑等)可能会抑制厄达替尼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应特别注意患者的药物反应,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在厄达替尼治疗的初始剂量增加期(通常是第14至21天)之前,应避免与能够改变血清磷酸盐水平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干扰基于血清磷酸盐水平来确定厄达替尼初始剂量增加所需的准确血清磷酸盐读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高磷血症,限制饮食中磷酸盐的摄入(每天600-800mg),避免同时使用可能增加血清磷酸盐水平的药物。如果血清磷酸盐高于7.0mg/dL,考虑添加口服磷酸盐结合剂,直到血清磷酸盐水平恢复到7.0mg/dL以下。根据高磷血症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厄达替尼。
厄达替尼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在出现任何不适时及时就医。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厄达替尼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