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氘可来昔替尼(Deucravacitinib)是一种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它通过精准抑制TYK2的活性,调控与银屑病相关的免疫反应,显著改善患者的皮损情况,减轻炎症和瘙痒。然而,与其他药物一样,氘可来昔替尼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和安全性。本文将详细探讨氘可来昔替尼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氘可来昔替尼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不建议与其他强效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联合使用可能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程度,导致更高的感染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例如,与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强效免疫抑制剂合用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过度抑制,从而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虽然氘可来昔替尼主要通过抑制TYK2发挥作用,但其机制与Janus激酶(JAK)抑制剂有相似之处。临床试验显示,JAK抑制剂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时,与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相比,全因死亡率更高,包括心源性猝死、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整体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恶性肿瘤(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因此,氘可来昔替尼未被批准用于RA。患者在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时,应避免同时使用JAK抑制剂,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在接受氘可来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应避免使用活疫苗。目前尚无关于活疫苗在这些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在开始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治疗之前,建议根据现行免疫指南完成所有适龄免疫接种,包括预防性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如果患者需要接种活疫苗,应在停用氘可来昔替尼至少1周后再进行。
氘可来昔替尼治疗与肝酶升高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肝脏血清转氨酶升高≥3倍正常上限(ULN)。因此,建议在基线时评估肝酶,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果出现与治疗相关的肝酶升高,并且怀疑有药物性肝损伤,则应中断氘可来昔替尼治疗,直至排除肝损伤诊断。
氘可来昔替尼治疗还与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有关。这种参数的升高对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尚未确定。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根据高脂血症临床指南定期评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如果发现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应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指南对患者进行管理。
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伤患者或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不建议调整剂量。然而,医生应密切监测这些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停药。
孕妇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目前关于妊娠期间使用氘可来昔替尼的病例报告中的数据不足,无法评估其对胎儿的重大出生缺陷、流产或不良母胎结局的风险。建议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剂量后1周内不要母乳喂养,因为目前尚无关于母乳中存在氘可来昔替尼的数据。
老年人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药物代谢和清除能力可能减弱。儿科患者在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时需特别谨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以上措施,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