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Valcyte)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该药物由瑞士罗氏公司研发并生产,自2001年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详细介绍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适应症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治疗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和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适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这种感染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治疗方案包括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还用于预防肾、心、胰肾联合移植高危患者(供体巨细胞病毒血清阳性/受体巨细胞病毒血清阴性[D+/R-])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患者在术后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因此预防性用药非常重要。
在儿童患者中,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主要用于预防高危肾移植患者(4个月至16岁)和心脏移植患者(1个月至16岁)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虽然目前尚缺乏充分的和良好对照的儿科患者临床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该药物在这一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高危肾移植患者,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推荐剂量是900毫克(两片450毫克的片剂),每天一次,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200天。这一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
对于高危心脏移植患者,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推荐剂量也是900毫克(两片450毫克的片剂),每天一次,从移植后10天内开始,直至移植后100天。这一治疗方案同样旨在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保障患者的健康。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可能导致血液毒性,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在治疗期间,应时常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检查,特别是在婴儿、肾功能损害患者、更昔洛韦或其他核苷类似物既往曾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或治疗开始时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µ的患者。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接受潜在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和缺乏充足水分的患者中。所有患者都应保持水分充足,以减少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可能损害生育能力,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期间,应告知患者这一潜在风险。对于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使用万赛维前应进行妊娠试验,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建议用药期间喂养。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与其他肾脏排泄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肾功能受损的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并定期监测细胞计数和其他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和湿度变化。同时,应远离阳光直射,避免光照对药物的不利影响。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
总的来说,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适用于多种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法用量,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