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Lenvatinib),研发代号E7080,是由日本卫材(Eisai)公司开发的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它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和VEGFR3)和其他与病理性新生血管相关的受体,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仑伐替尼的主要用途、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仑伐替尼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这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仑伐替尼也被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特别是在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仑伐替尼的推荐剂量通常为每天一次,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对于肝细胞癌患者,初始剂量一般为8 mg或12 mg,具体取决于患者的体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初始剂量通常为24 mg。患者应在每日同一时间空腹服用,或餐后至少1小时服用。
仑伐替尼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蛋白尿、甲状腺功能障碍等。医生会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这些副作用,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在治疗前进行稳定的降压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仑伐替尼常见的副作用之一,通常发生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前,患者的血压应得到良好控制。如果患者已知患有高血压,应在治疗前至少1周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治疗期间,应在仑伐替尼治疗1周后开始监测血压,之后每个月监测一次,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使用VEGF通路抑制剂(如仑伐替尼)可能会增加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的患者。因此,在开始仑伐替尼治疗前,医生应仔细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并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蛋白尿的报告,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尿试纸法检测出蛋白尿≥2+,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在严重情况下,如出现肾病综合征,应立即停用仑伐替尼。
仑伐替尼治疗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因此,患者应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甲状腺激素的剂量,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仑伐替尼治疗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因此,接受大型外科手术的患者应考虑暂停仑伐替尼治疗。此外,仑伐替尼还可能导致颌骨骨坏死(ONJ),尤其是在与其他骨吸收抑制药和血管生成抑制剂同时使用时。患者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前应进行牙科检查,并采取适当的牙科保护措施。
妊娠妇女服用仑伐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剂量后至少30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医生应告知妊娠妇女仑伐替尼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仑伐替尼作为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肝细胞癌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然而,患者在使用仑伐替尼时应注意其潜在的副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通过合理的用药管理和监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仑伐替尼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