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帕生坦(Sparsentan)是一种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具有疾病快速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司帕生坦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司帕生坦主要用于治疗具有疾病快速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特别是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CR)≥1.5g/g的患者。该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蛋白尿,减缓疾病的进展速度,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司帕生坦通过双重机制发挥作用。首先,它作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阻断内皮素的效应,减少血管收缩和炎症反应。其次,作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司帕生坦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进一步降低血压和减少蛋白尿。这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使司帕生坦在治疗IgAN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司帕生坦的推荐初始剂量为200mg,每日口服一次。如果患者能够耐受,14天后剂量可以增加到400mg,每日一次。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在早餐或晚餐前用水送服整片药物。如果漏服一剂,应按规定时间服用下一剂,不要服用双倍剂量或超出推荐剂量。
在开始给药前,如果患者的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3x ULN),应避免开始司帕生坦的治疗,因为这些患者监测肝毒性可能更加困难,发生严重肝毒性的风险也更高。治疗期间,应每月测量肝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潜在的肝损伤。
司帕生坦应储存在15°C-30°C的温度下,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防止受潮。同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此外,患者在使用司帕生坦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钾、水肿情况和肾功能,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司帕生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头晕、高钾血症和贫血。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高钾血症,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司帕生坦与某些药物联用时需谨慎。例如,与CYP3A强抑制剂(如伊曲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联用会增加司帕生坦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浓度(Cmax),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应避免联用。与CYP3A强诱导剂(如苯妥英、卡马西平、巴比妥)联用则会降低司帕生坦的疗效,同样应避免联用。此外,司帕生坦与P-gp和BCRP底物联用时,可能会增加这些底物的暴露量,导致不良反应风险增加,因此也应避免联用。
在使用司帕生坦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疾病的控制和药物的疗效都有积极作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