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拉替尼,也被称为劳拉替尼、Lorlatinib、Lorbrena等,是一种第三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它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是那些对前两代ALK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洛拉替尼的别称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洛拉替尼在不同的文献和药品说明书中有着多种别称,这些别称反映了该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命名方式。了解这些别称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识别和使用这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
洛拉替尼最常见的中文别称是“劳拉替尼”。这一名称广泛出现在国内的医疗文献和药品说明书中。此外,洛拉替尼还被称为“Lornedx-100”,这一名称较少见,但在某些特定的临床研究中有所提及。
在国际医学文献和药品说明书中,洛拉替尼通常被称为“Lorlatinib”或“Lorbrena”。其中,“Lorlatinib”是该药物的通用英文名称,而“Lorbrena”则是其品牌名称。此外,洛拉替尼在土耳其市场上的商品名为“Lorviqua”,这也是一个常用的别称。
除了上述常见的别称外,洛拉替尼在某些研究文献中还被简称为“Lor”。这一简称主要用于学术讨论和研究论文中,以简化表述。总的来说,了解这些别称有助于患者和医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准确地识别和使用洛拉替尼。
洛拉替尼作为一种第三代ALK抑制剂,在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疗效。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有效抑制多种ALK突变,包括那些对前两代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突变。
洛拉替尼在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够抑制ALK蛋白的异常活性,还能有效穿透血脑屏障,对脑部转移病灶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这使得洛拉替尼成为治疗ALK阳性NSCLC的重要选择之一。
对于那些对前两代ALK抑制剂(如克里唑替尼)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洛拉替尼展现出了出色的疗效。它可以抑制多种ALK耐药突变,包括G1202R、L1196M等常见突变。这使得洛拉替尼成为这些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之一。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洛拉替尼在治疗ALK阳性NSCLC方面的有效性。例如,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CROWN研究结果显示,洛拉替尼在未经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此外,洛拉替尼在亚洲患者中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
虽然洛拉替尼在治疗ALK阳性NSCLC方面表现优异,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洛拉替尼的初始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00毫克。然而,对于肝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使用洛拉替尼时,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检查,以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水肿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在接受洛拉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减少对药物疗效的干扰。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