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伐曲泊帕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阿伐曲泊帕,这是一种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血小板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PL)的激活,从而促进血小板的生成与释放。本文将详细介绍阿伐曲泊帕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阿伐曲泊帕的主要成分是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这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它通过模拟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的作用,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从而促进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最终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与释放。这一机制使得阿伐曲泊帕成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药物。
阿伐曲泊帕通过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特别是JAK-STAT通路。这一过程导致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增殖和成熟,进而产生更多的血小板。此外,阿伐曲泊帕还能够提高血小板的功能,增强其在止血和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阿伐曲泊帕在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进行。健康受试者给药40mg阿伐曲泊帕片的几何平均最大浓度(Cmax)为166(84%)ng/mL,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inf)为4198(83%)ng·hr/mL。这意味着阿伐曲泊帕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较为迅速,且半衰期适中,能够有效维持药物浓度。
阿伐曲泊帕的推荐剂量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慢性肝病患者,建议在预定的手术前10至13天开始给药,每日一次,连续5天。在错过剂量的情况下,患者应尽快服用下一剂,并在第二天的正常时间继续服用下一剂。不应一次服用两剂以弥补错过的剂量。
对于肾损伤患者,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但应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对于肝损伤患者,由于阿伐曲泊帕具有肝毒性,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儿童、青少年、老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有血栓栓塞风险的人群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阿伐曲泊帕应储存在15°C至30°C的环境中,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防止受潮。此外,应远离阳光直射,避免光照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定期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剂师。
通过了解阿伐曲泊帕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从而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确保治疗效果。同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避免潜在的风险,保障用药安全。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