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Ibrutinib),又称为亿珂,是由强生与艾伯维联合开发的一种激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自2013年11月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上市以来,伊布替尼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伊布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
伊布替尼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在多项临床试验中,伊布替尼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伊布替尼的总体响应率较高,许多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伊布替尼能够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在使用伊布替尼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甚至达到了完全缓解。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中,伊布替尼能够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伊布替尼的一些适应症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这意味着在初步临床研究中显示出积极结果后,药物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然而,这些适应症的持续批准将依赖于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结果,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伊布替尼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患者在使用伊布替尼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减少出血的风险。如果出现轻微瘀伤或不寻常的出血,应及时就医。在手术前后,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决定是否暂停使用伊布替尼。
在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中,高血压是一个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如果出现3级或更高级别的高血压,应根据剂量调整指南暂停或减少伊布替尼的用量。
伊布替尼可能导致血细胞减少,包括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每月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细胞减少的情况。如果出现严重的血细胞减少,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或减少伊布替尼的用量。
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有发生第二原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应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并注意任何新的皮肤病变。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肿瘤溶解综合征是伊布替尼治疗中的一种潜在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在高肿瘤负荷的患者中。医生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的基础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伊布替尼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药物相关的毒性风险。特别是与强效或中度CYP3A抑制剂合用时,伊布替尼的血药浓度可能升高,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伊布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如果需要短期使用强效CYP3A抑制剂(如抗感染药物),则应在用药期间暂停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应存放在遮光、密封、干燥的地方。胶囊剂应储存在室温20°C至25°C,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片剂和口服混悬液的存储条件相同。口服混悬液首次开瓶后60天内未使用应丢弃。如果包装封条破损或缺失,不得使用。
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伊布替尼。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伊布替尼时,应减少推荐剂量,并更频繁地监测不良反应。对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如果总胆红素水平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也应避免使用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具有胚胎-胎儿毒性,孕妇应避免使用。育龄女性在使用伊布替尼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伊布替尼的适应症和用药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