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药物的最佳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适用于成年和青少年(年龄为12岁及以上且体重至少为35kg)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有效减少病毒复制,从而控制病情。然而,该药物不推荐用于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估计值为15至低于30ml/分钟),或未接受慢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肌酐清除率估计值低于15ml/分钟),或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且接受慢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
此外,患者在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前应进行肾功能评估,特别是血清肌酐、估计肌酐清除率、尿糖和尿蛋白的检测。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还应评估血清磷水平。如出现明显的肾功能下降或范可尼综合征的迹象,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常规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一片,需随食物服用。如果患者漏服一剂且超过通常服药时间不足18小时,应尽快补服一剂,并恢复正常给药时间。如果超过18小时,则不应补服漏服药物,仅需恢复正常给药时间。如果患者在服药后1小时内呕吐,应再服用一片;如果超过1小时呕吐,则无需再次服用。
对于老年人(65岁及以上)和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于肌酐清除率低于15ml/分钟且未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尚无推荐剂量。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在透析治疗完成后服用药物。
目前尚无足够的数据支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安全性。虽然大量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不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新生儿毒性,但替诺福韦是否分泌到人乳汁中尚不清楚,因此哺乳期间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对于12岁以下或体重小于35kg的儿童,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缺乏相关数据支持。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活跃小管分泌的方式由肾脏排出。因此,与降低肾功能或竞争活跃小管分泌的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血浆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些药物包括但不限于阿昔洛韦、西多福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缬更昔洛韦、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和大剂量或多种非甾体抗炎药。
为了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建议在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期间,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如需合用,应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是P-gp和乳腺癌抵抗蛋白(BCRP)的底物。与P-gp和BCRP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加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血浆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些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某些抗生素(如环孢素)和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
相反,P-gp诱导剂类药物可能会降低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血浆浓度,导致药物疗效下降。因此,在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期间,应避免与P-gp诱导剂类药物合用。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可以随食物或空腹服用。但为了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服用。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糖和高盐的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
患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肝脏损伤,影响药物的代谢和疗效。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在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此外,患者在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期间,应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应存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以防止污染和损坏。药物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患者应定期检查药物的包装完整性,如发现包装破损或过期,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同时,应妥善保管药物,避免儿童误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