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药物。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和疗效,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时需要注意多个方面。本文将详细探讨吉非替尼的服用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药物治疗。
正确的存储条件是保证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吉非替尼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避免极端高温或低温。具体而言,药物应置于30°C以下的环境中,防止冷冻,因为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药物,防止受潮,湿度变化可能对吉非替尼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将吉非替尼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吉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mg(1片),每日一次,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均可。当不能整个片剂给药时,可将片剂分散于水中服用。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片剂分散于半杯饮用水中(非碳酸饮料),无需压碎,搅拌至完全分散(约需15分钟),即刻饮下药液;以半杯水冲洗杯子,饮下洗液;也可通过鼻胃管给予该药液。
当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腹泻或皮肤不良反应时,可通过短期暂停治疗(最多14天)解决,随后恢复每天250mg的剂量。通常情况下,无需因年龄、体重、性别、种族、肾功能或肝功能等因素调整给药剂量,但在特定情况下(如重度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吉非替尼最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呕吐和厌食,多数为轻度或中度。患者应密切关注这些症状,如果出现重度或持续性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脱水。医生会根据临床指征进行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肝功能损害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轻或中度氨基转移酶升高。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特别是肝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应慎用吉非替尼。如果肝转氨酶升高加重,应考虑停药。
部分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期间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急性或加重的眼部炎症、流泪、光敏感、视力模糊、眼部疼痛和/或眼部发红。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立即转诊至眼科专科医生处。如果确诊为溃疡性角膜炎,则应中断吉非替尼治疗;如果症状无缓解或在再次服用吉非替尼时复发,则应考虑永久性终止吉非替尼治疗。
其他眼部不良反应包括角膜糜烂,有时伴有异常睫毛生长。患者应密切关注眼部健康,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妊娠期妇女禁用吉非替尼,因为它可能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损伤。如果您已经怀孕或计划怀孕,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最佳治疗方案。哺乳期妇女应谨慎用药,目前尚未明确吉非替尼是否可经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权衡药物对其的重要性,选择停药或停止哺乳。
18岁以下儿童使用吉非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儿童禁用。老年人一般不必调整剂量,但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重度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用药前也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吉非替尼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效。例如,抑制CYP3A4的药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可降低吉非替尼的代谢,增高其血药浓度;诱导CYP3A4的药物(如苯妥英、利福平)会增强吉非替尼的代谢,降低其血药浓度。升高胃液pH值的药物(如雷尼替丁等组胺H2-受体拮抗药)可能会降低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
吉非替尼合用华法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应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的比值。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时应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在吉非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虚弱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影响驾驶或操纵机器的能力。因此,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在驾驶或操纵机器时应给予提醒,确保安全。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同时,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