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美替尼(Selumetinib)是国内患者翘首以盼的一款重要药物,特别是在神经纤维瘤病治疗领域。2023年5月,司美替尼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成为首款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靶向药物。本文将详细解析司美替尼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司美替尼(Selumetinib),又称为Koselugo或科赛优,是一种ME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者,尤其是那些有症状且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司美替尼通过抑制异常信号通路,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司美替尼于2023年5月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这一消息为国内众多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此之前,国内尚无有效的靶向药物用于治疗这种罕见病。司美替尼的获批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司美替尼的价格因厂家和规格而异。阿斯利康生产的司美替尼10mg*60粒的参考价格约为1533至3091美元,而老挝卢修斯生产的10mg*60片规格的参考价格约为259美元,25mg*60片规格的参考价格约为500美元。司美替尼已进入中国医保,患者可以通过三甲医院、药房或正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该药,购买时需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
司美替尼与某些药物联用时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与强或中等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氟康唑)联用时,可能会增加司美替尼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反,与强或中等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圣约翰草)联用时,可能会降低司美替尼的血药浓度,减弱药效。因此,患者在使用司美替尼时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如需联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司美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毒性、皮肤毒性、肌酐磷酸激酶升高和维生素E水平升高。胃肠毒性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穿孔或结肠炎。患者在首次出现稀便时应立即服用抗腹泻药物(如洛哌丁胺),并增加液体摄入量。皮肤毒性主要表现为皮疹、手掌-足底红细胞感觉异常综合征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暂停或减少司美替尼的剂量。肌酐磷酸激酶升高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患者在使用司美替尼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CPK水平,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司美替尼中含有维生素E,与维生素E补充剂联用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患者应密切监测维生素E的摄入量。
司美替尼应存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药物应置于25°C(77°F)的环境中,允许的温度范围为15°C至30°C(59°F至86°F)。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指导。
司美替尼的上市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管理。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司美替尼。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