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是一种用于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自动磷酸化,阻断相关信号传导路径,从而发挥其抗癌作用。该药物于2017年7月17日在美国首次获批上市,并于2021年1月在中国上市。本文将详细介绍马来酸奈拉替尼片的用途、用药方法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主要用于辅助治疗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具体来说,它适用于已经接受过含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成年患者,作为强化辅助治疗的一部分。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自动磷酸化,奈拉替尼能够阻断这些受体的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的推荐剂量为240毫克(6片),每天一次,随餐服用。患者应在每天大致相同的时间服用药物,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药片应整片吞服,不得咀嚼、压碎或劈开。如果患者漏服一剂,不应补服漏服的剂量,而是应在次日按正常剂量继续服用。
奈拉替尼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M3、M6和M7在口服给药后2至8小时内达到峰值浓度。食物对奈拉替尼的吸收有显著影响,高脂肪饮食后Cmax和AUCinf分别增加1.7倍和2.2倍。因此,建议患者在进餐时服用奈拉替尼,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奈拉替尼的表观分布容积约为6433升,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超过99%。
在使用马来酸奈拉替尼片之前,患者应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妊娠检查和肝功能测试。育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剂药物后至少1个月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男性患者的女性伴侣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剂药物后3个月内也应采取避孕措施。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应避免使用该药物,因为奈拉替尼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奈拉替尼可抑制P-糖蛋白(P-gp)的转运,从而增加某些P-gp底物(如地高辛、达比加群、非索非那定等)的血药浓度。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心脏毒性。因此,患者在使用奈拉替尼期间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
马来酸奈拉替尼片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疲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肝毒性、骨骼骨折和中枢神经系统效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方案。
在使用马来酸奈拉替尼片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休息。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在进餐时服用药物,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同时,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还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