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莫司汀(Lomust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特别是针对脑瘤和其他恶性肿瘤。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洛莫司汀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以便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洛莫司汀,也称为环己亚硝脲、罗氮芥、CCNU,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它通过烷化作用破坏DNA,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洛莫司汀最早于1976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此后逐渐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
洛莫司汀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原发性和转移性脑肿瘤: 在适当的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洛莫司汀可作为辅助治疗,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
2. 霍奇金淋巴瘤: 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用于复发或对初级治疗无效的患者。
3. 非霍奇金淋巴瘤: 同样适用于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
4. 小细胞肺癌: 可作为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洛莫司汀的常见规格为40mg*20粒,每盒参考价格约为1144美元。该药物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中国医保目录,可通过三甲医院、药房或正规医疗服务机构获得。购买时应仔细核对药品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洛莫司汀的常用剂量为:
1. 成人常用量: 口服,一次130mg/m2,一日1次,连服3-5日。也可以一次3-5mg/kg,一日1次,连服3-5日。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2. 儿童用药: 目前尚无可靠的儿童用药数据,因此不推荐用于儿童。
洛莫司汀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1. 骨髓抑制: 可能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2. 肺毒性: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肺纤维化,特别是在累计剂量超过1100mg/m2的情况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进行肺功能测试。
3. 肝毒性: 表现为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浓度增加。定期监测肝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4. 肾毒性: 报告称肾脏尺寸减小且出现肾衰竭。监测肾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肾功能异常。
5. 继发性恶性肿瘤: 长期使用后有发生继发性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骨髓发育不良)的风险。
洛莫司汀在某些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本药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服药后至少2周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服药后3.5个月内应使用避孕套。
2. 老年人: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用药时应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 儿童: 目前缺乏可靠的儿童用药数据,不推荐用于儿童。
洛莫司汀的正确存储方法对保证药物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1. 温度控制: 洛莫司汀应在冷处(2-10°C)保存,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
2. 防潮防湿: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洛莫司汀,防止药物受潮。湿度变化可能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3. 避光保存: 洛莫司汀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
4. 包装完整性: 洛莫司汀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
通过了解和遵守上述注意事项,患者可以在使用洛莫司汀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