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比替尼(Cobimetinib),也被称为 Cotellic,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靶向药物。它主要针对具有 BRAF 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通过抑制 MEK1 和 MEK2 蛋白激酶的活性,阻断细胞增殖和生存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考比替尼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考比替尼主要用于治疗伴有 BRAF V600E 或 V600K 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这些突变在黑色素瘤中较为常见,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存活。考比替尼与维莫非尼(Vemurafenib)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考比替尼作为单药也可以用于治疗组织细胞肿瘤,尤其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
考比替尼通过抑制 MEK1 和 MEK2 蛋白激酶的活性,阻断 RAF/MEK/ERK 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这种机制使得考比替尼在治疗 BRAF V600 突变阳性的黑色素瘤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考比替尼与维莫非尼联合使用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此外,考比替尼还能够减少肿瘤的体积,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考比替尼的推荐剂量为 60mg(3 片 20mg),每天口服一次,每 28 天为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的前 21 天服用。患者可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考比替尼,但建议保持一致的时间表。如果患者漏服一剂或在服用后出现呕吐,应按照原定时间表继续服用下一剂,不应补服漏服的剂量。
在开始使用考比替尼和维莫非尼治疗之前,应通过 FDA 批准的检测方法确认肿瘤标本中存在 BRAF V600E 或 V600K 突变。
考比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疲劳、关节痛和皮疹。较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出血、心肌病、严重皮肤反应、浆液性视网膜病变、肝毒性和横纹肌溶解等。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这些副作用的出现,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例如,如果出现 3 级出血事件,应停用考比替尼;如果在 4 周内改善至 0 级或 1 级,可以以较低剂量恢复用药。4 级出血事件和 3 级出血事件未见好转者应停用考比替尼。
患者在使用考比替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比替尼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在 3.5 至 100mg 的剂量范围内,考比替尼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口服 60mg 每日一次,9 天后达到稳态,平均蓄积比为 2.4 倍(CV 为 44%)。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考比替尼,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