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奈克拉片(维奈托克)是一种由艾伯维和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公司共同研发的靶向药物,主要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治疗,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这种药物因其独特的BCL-2抑制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维奈克拉片的剂型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维奈克拉片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维奈克拉。化学名称为4-(4-{[2-(4-氯苯基)-4,4-二甲基环己-1-烯-1-基]甲基}哌嗪-1-基)-N-({3-硝基-4-[(四氢-2H-吡喃-4-甲基)氨基]苯基}磺酰基-2(1H-吡咯并[2,3-b]吡啶-5-氧式)苯甲酰胺。辅料包括共聚维酮(K28)、聚山梨酯80、胶态二氧化硅/无水二氧化硅、无水磷酸氢钙、硬脂富马酸钠、薄膜包衣粉欧巴代II黄色(10mg100mg)和薄膜包衣粉欧巴代II米色(50mg)。
维奈克拉片有三种不同的规格,分别是10mg、50mg和100mg。这些片剂均为薄膜包衣片,具体描述如下:
维奈克拉片应随餐服用,用水整片吞服,不应咀嚼、压碎或打碎药片。患者应在每天大约同一时间服用药物,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如果患者在服药后8小时内忘记服药,应尽快补服;如果超过8小时,则跳过错过的剂量,按正常时间服用下一次药物。如果患者在服药后出现呕吐,当天不再重复服用,按正常时间服用下一次药物。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维奈克拉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之一,特别是在初始给药和剂量递增期。高肿瘤负荷的患者尤其容易发生TLS,包括致死性事件和需要透析的肾功能衰竭。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肿瘤负担评估,包括放射学评估(如CT扫描),并检测血液化学指标(如钾、尿酸、磷、钙和肌酐),纠正任何异常。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TLS预防和监测计划。
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的患者中,98%~100%会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后续疗程中可能反复出现。因此,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一旦发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及时采取支持性措施,如抗感染治疗和使用生长因子等。
维奈克拉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致死性和严重的感染,如感染性肺炎和脓毒症。因此,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体征和症状,并及时治疗。如果发生3级或4级感染,应暂时中断维奈克拉治疗,直到感染得到控制。
在维奈克拉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B细胞恢复前不得接种减毒活疫苗。目前尚无维奈克拉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接种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因此,应告知患者在这一时期接种疫苗可能效果不佳,并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
维奈克拉与某些药物合用时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P-gp抑制剂和CYP3A抑制剂。与这些药物合用时,维奈克拉的暴露量可能增加,从而增加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因此,如果患者需要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应适当调整维奈克拉的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维奈克拉应储存在30°C以下的干燥环境中,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下。药物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此外,药物应远离阳光直射,防止光照对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维奈克拉片的剂型和用药注意事项,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