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通用名为万赛维,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巨细胞病毒(CMV)相关疾病的抗病毒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调整、不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药物。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主要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患者的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以及预防高危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的CMV感染。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对于确保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对于成人患者,治疗活动性CMV视网膜炎的推荐剂量为900mg(两片450mg的片剂),每天两次,连续服用21天。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剂量为900mg(两片450mg的片剂),每天一次。对于非活动性CMV视网膜炎患者,同样推荐900mg,每天一次。
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减少剂量。具体调整方案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对于老年人(65岁以上),由于研究数据有限,使用时应格外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适用于预防4个月至16岁的高危肾移植患者和1个月至16岁的心脏移植患者的巨细胞病毒疾病。具体的剂量和疗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目前尚无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明其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确使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为了确保盐酸缬更昔洛韦片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这些注意事项涵盖了药物的存储、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应储存在20°C至25°C的环境中,允许在15°C至30°C的范围内移动。片剂和口服溶液均应避免受潮和光照。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药物,并保持包装的完整性,避免污染和损坏。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发热、疲劳、恶心、震颤、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头痛、失眠、尿路感染和呕吐。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上述症状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特别是婴幼儿、肾功能损害患者和既往有细胞减少症病史的患者,应更加密切地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同时使用其他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可能会导致更昔洛韦和联合用药的浓度升高,从而增加毒性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盐酸缬更昔洛韦片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并定期监测细胞计数和其他不良反应。
通过遵循上述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药物的使用,减少潜在的风险,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