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已经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吉非替尼的上市情况、基本信息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2005年,吉非替尼正式进入中国,最初被批准用于化疗失败后的肺癌三线治疗。这一批准为许多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后,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吉非替尼的适应症逐渐扩大。
2009年7月1日,吉非替尼在欧洲重新获得EMEA(欧盟药品管理局)的正式批准上市。这次批准进一步确认了吉非替尼在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有效性。这一批准不仅巩固了吉非替尼在欧洲市场的位置,也为全球其他地区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2011年2月,吉非替尼在国内市场上再次引起关注。国产吉非替尼的成功上市,打破了外资企业的垄断,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自主研发抗癌药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吉非替尼由瑞典阿斯利康公司研发,主要成分是Gefitinib。2002年,吉非替尼首先在日本上市。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吉非替尼单药适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其主要适应靶点为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突变。
吉非替尼片为薄膜包衣片,剂型为片剂。患者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
严重皮肤不良反应(NCI CTCAE 3级或以上)需暂停用药,及时就医。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皮肤状况,如出现感觉异常、红斑、脱屑、水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掌跖红肿综合征也是常见的皮肤反应,患者应注意减少皮肤压迫和摩擦,尤其是手掌和足底。
在吉非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轻或中度氨基转移酶升高。呼吸系统方面,间质性肺病是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已有多例致死性病例报告。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检查。
吉非替尼应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储存时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防止药物受潮。同时,应远离阳光直射,避免光照对药物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吉非替尼片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与其它药物混合或转移,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吉非替尼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注意药物的存储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