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Ibrutinib),也被称为亿珂或Imbruvica,是一种靶向BTK的小分子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药物通过抑制Bruton酪氨酸激酶(BTK),阻断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伊布替尼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并被列入中国医保目录,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伊布替尼适用于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治疗。无论是初治还是复发难治的患者,伊布替尼都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对于伴有17p缺失的CLL/SLL患者,伊布替尼更是首选治疗药物。研究表明,伊布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且改善生活质量。
伊布替尼也适用于治疗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血液中IgM抗体的异常增多。伊布替尼通过抑制BTK,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临床试验显示,伊布替尼治疗WM的总体缓解率(ORR)高达90%以上,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伊布替尼还被批准用于治疗1岁及以上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尤其是那些在一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失败后的患者。c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攻击。伊布替尼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和组织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在治疗cGVHD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伊布替尼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例如,对于出现2级或以上心力衰竭、3级或以上非血液学毒性、3级或以上伴感染或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4级血液学毒性的患者,应暂停用药,待毒性症状消退后再按医生建议重新开始治疗。此外,对于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减少推荐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伊布替尼与CYP3A诱导剂或抑制剂合用时,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强效CYP3A诱导剂会降低伊布替尼的血药浓度,而强效或中度CYP3A抑制剂则会增加伊布替尼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药物相关毒性的风险。因此,应避免与强效CYP3A诱导剂同时使用,若必须短期使用(如7天或更短的抗感染),则需暂停伊布替尼。在使用伊布替尼期间,应避免食用含有强或中度CYP3A抑制剂的食物,如葡萄柚和塞维利亚橙子。
患者在服用伊布替尼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伊布替尼应储存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污染和损坏。其次,药物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控制在20°C至25°C,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最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全血细胞计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