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美替尼(Binime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癌症的靶向药物,特别是在与康奈非尼(Encorafenib)联合使用时,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贝美替尼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剂量调整以及日常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贝美替尼(Binimetinib)是一种口服的ME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该药物为黄色或深黄色、表面无刻痕的双凸椭圆形薄膜包衣片剂。贝美替尼的CAS号为606143-89-9,纯度规格为99%,属于医药中间体。
贝美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5毫克,每日两次,每次间隔约12小时,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贝美替尼可随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如果在服用过程中错过了一剂,应在6小时内不要补服错过的剂量。若服用后出现呕吐,也不需要额外服用剂量,应继续按照用药计划服用下一剂。
贝美替尼联合康奈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包括恶心、腹泻、疲劳、呕吐和腹痛。其他常见不良反应还包括外周水肿和高血压。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贝美替尼可对胎儿造成损害,有生殖能力的女性患者在用药前需进行妊娠检测,并在用药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0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贝美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3天内不要母乳喂养。
老年人: 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使用贝美替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总体差异,老年人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
儿童: 贝美替尼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目前关于比美替尼的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患者在使用贝美替尼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温度控制: 贝美替尼需在20-25°C的室温中储存。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
防潮防湿: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贝美替尼,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
避光保存: 贝美替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包装完整性: 贝美替尼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在开始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期间每2-3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或MUGA扫描评估射血分数。对于基线时射血分数<50%或低于正常值下限(LLN)的患者,贝美替尼联合康奈非尼的安全性尚未确定,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在使用贝美替尼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包括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每次就诊时应评估患者的视力情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观察新发或恶化的视力障碍,并持续性跟踪最新眼科结果。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评估新发或进行性不明原因的肺部症状,或明确疑似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当贝美替尼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时,可发生肝毒性。在贝美替尼用药前以及治疗期间,根据临床指征每月监测肝脏实验室检查。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当贝美替尼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症。在开始用药前以及治疗期间,根据临床指征定期监测肌酸激酶(CPK)和肌酐水平。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贝美替尼与康奈非尼联合用药时可发生出血,应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根据动物研究结果及其作用机制,贝美替尼在给孕妇服用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建议告知女性注意贝美替尼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在接受贝美替尼治疗期间以及在末次给药后至少30天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如果康奈非尼被永久停用,则停用贝美替尼。具体请咨询医学顾问。
对于总胆红素水平>正常值上限(ULN)1.5倍且≤正常值上限3倍,谷草转氨酶可处于任何水平的中度肝损害患者,或总胆红素水平>正常值上限3倍,谷草转氨酶可处于任何水平的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贝美替尼的推荐剂量为3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