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药物,特别是在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情况下。这种药物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然而,使用芦曲泊帕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芦曲泊帕的主要成分是 Lusutrombopag,这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该药物的剂型为片剂,每片含有 3mg 的 Lusutrombopag。药物的外观为微红色至淡红色圆形薄膜衣片,一面刻有商标及“551”字样,另一面刻有“3”字样。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芦曲泊帕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 受体),促进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血小板的生成。这种机制有助于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使其达到安全进行手术的水平。虽然芦曲泊帕的具体适应靶点尚不明确,但其对血小板生成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芦曲泊帕主要用于计划接受手术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在临床试验中,该药物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然而,慢性肝病患者不应通过服用芦曲泊帕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而应仅在必要时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芦曲泊帕是一种 TPO 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患者中有 1% 报告了门静脉血栓形成,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也有 1% 报告了相同的情况。这些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计数的显著升高并无直接关联。
对于存在血栓栓塞已知风险因素的患者,如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 V、凝血酶原 20210A、抗凝血酶缺乏,或蛋白 C/S 缺陷),应谨慎使用芦曲泊帕,并考虑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对血栓形成中、血栓形成前或肝性血流缺失的患者,仅在潜在受益超过潜在风险时方可使用本品。
在开始芦曲泊帕治疗前以及术前两天内,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所需的最低水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如头痛、恶心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
妊娠女性使用芦曲泊帕时应谨慎考虑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动物生殖研究显示,妊娠大鼠在器官发生期和哺乳期经口给予芦曲泊帕,可见发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妊娠女性在使用本品时应权衡利弊。
哺乳期女性在服用芦曲泊帕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用药后至少 28 天内,不建议哺乳。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出现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哺乳期女性应中断哺乳,并将乳汁吸出并丢弃。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因此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芦曲泊帕。对于老年患者,虽然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但仍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