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用紫杉醇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其独特的白蛋白结合型技术使得药物更易渗透到肿瘤组织,从而提高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射用紫杉醇的用药说明,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药物。
注射用紫杉醇(Abraxa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的化疗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紫杉醇,通过与人血白蛋白结合,增强了药物的组织穿透能力和靶向性,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阐述该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症和剂量调整等内容。
注射用紫杉醇的用法和剂量因不同的癌症类型而异,以下是具体的推荐方案:
在输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输注部位是否出现外渗或药物浸润。将输注时间限制在30分钟内可降低输液相关反应的风险。对于曾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患者,应考虑预处理,避免再次使用。
注射用紫杉醇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在使用注射用紫杉醇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中重度肝损伤患者,需调整起始剂量:
剂量调整基于患者耐受情况,后续疗程可考虑剂量递增(乳腺癌最大260mg/m²,非小细胞肺癌最大100mg/m²)。在调整剂量时,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副作用和治疗反应。
为了确保注射用紫杉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射用紫杉醇可能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因此,在治疗期间需通过频繁的全血细胞计数监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00/mm³的患者禁用。治疗中若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³持续≥7天),乳腺癌和肺癌患者需减量;胰腺癌患者需暂停治疗直至中性粒细胞≥1500/mm³或血小板≥100,000/mm³。
注射用紫杉醇可能导致感觉神经病变,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和疗程相关。乳腺癌患者出现≥3级神经病变需暂停至恢复至1-2级后减量;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恢复至≤1级后调整剂量。
定期评估神经病变的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减轻神经病变带来的不适。
注射用紫杉醇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对其他紫杉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对曾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患者应考虑预处理,避免再次使用。
在输注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总胆红素>5倍ULN或AST>10倍ULN的患者禁用注射用紫杉醇。胰腺癌患者总胆红素>1.5倍ULN需调整剂量。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毒性。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肝功能异常,有助于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详细的用药说明和注意事项,患者和医生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注射用紫杉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希望本文能为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癌症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