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利尼索(Selinexor),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的新型药物,自2019年在美国首次获批以来,备受医学界的关注。2021年12月22日,塞利尼索终于在中国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塞利尼索是由美国Karyopharm Therapeutics Inc.公司研发的一种口服选择性抑制核输出蛋白(SINE)化合物。2019年7月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塞利尼索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一批准基于多项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塞利尼索在这些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中国,塞利尼索的上市经历了严格的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查。2021年12月2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了塞利尼索的上市申请。这一批准基于在中国进行的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塞利尼索在中国患者中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塞利尼索在中国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塞利尼索在中国上市后,患者可以通过医院和正规药房购买到该药物。目前,塞利尼索的价格为每盒237美元,每盒包含32片20毫克的片剂。尽管价格较高,但由于其显著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仍愿意选择使用塞利尼索。未来,随着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塞利尼索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
塞利尼索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在使用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塞利尼索。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孕妇,应避免使用塞利尼索。
塞利尼索的推荐剂量为每次80毫克,每周两次,口服给药。患者应在餐后至少2小时或餐前1小时服用药物,以确保最佳吸收。在服药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塞利尼索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劳和食欲减退。患者在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不适。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塞利尼索在中国的上市为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方法和潜在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