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Gefi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它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本文将详细介绍吉非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主要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这种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吉非替尼属于苯胺喹唑啉衍生物,能够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区域结合,阻断其信号传导路径。这不仅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还减少了肿瘤血管的生成,进一步限制了肿瘤的发展。
吉非替尼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尤其是那些携带EGFR突变的患者。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对吉非替尼的反应率较高,生存期也更长。此外,吉非替尼还可以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乳腺癌和头颈部癌症的治疗。
吉非替尼的药效通常在开始服用后的10天左右达到稳定状态,其平均终末半衰期约为41小时。这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约为41小时。
正确使用吉非替尼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吉非替尼的用法用量及其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吉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毫克(1片),每日一次,口服,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当患者无法吞咽整片药物时,可将片剂分散于半杯饮用水中(非碳酸饮料),搅拌至完全分散后立即饮用。也可以通过鼻胃管给予该药液。
当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腹泻或皮肤不良反应时,可以通过短期暂停治疗(最多14天)来缓解症状,随后恢复每天250毫克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无需因年龄、体重、性别、种族、肾功能或中至重度肝功能损伤等因素调整剂量。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瘙痒和皮肤干燥,发生率超过20%。大多数反应为轻度或中度,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发热、气促和咳嗽等症状并有加重趋势,应立即停药并查找原因。如证实患者已患上间质性肺炎,不应再使用本品。
严重持续的腹泻、消化道穿孔、眼部症状和大疱性皮肤病也是潜在的不良反应,患者应密切监测这些症状并及时就医。特别是眼部症状,如急性或加重的眼部炎症、视力模糊等,应立即转诊至眼科医生。
吉非替尼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控制在30°C以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防药物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药物应放置在原装容器中,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
总之,吉非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以预防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吉非替尼,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