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一种革命性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小分子布鲁顿型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通过抑制BTK的活性,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伊布替尼自2013年在美国首次上市以来,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成为全球畅销的抗癌药物之一。
伊布替尼的化学名称为1-{(3R)-3-[4-氨基-3-(4-苯氧基苯酚)-1H-吡唑[3,4-d]嘧啶-1-基]哌啶-1-基}丙-2-烯-1-酮。其分子式为C25H24N6O2,分子量为440.50。伊布替尼的化学结构使其能够高效地结合并抑制BTK,从而阻止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达到治疗效果。
伊布替尼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伊布替尼(Ibrutinib),这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布替尼通过与BTK的结合,抑制其磷酸化,从而阻止BTK介导的信号传导,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这种独特的机制使伊布替尼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
除了活性成分外,伊布替尼还包含一些辅料成分,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常见的辅料包括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聚维酮等。这些辅料有助于药物的制备和包装,确保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伊布替尼的吸收受饮食的影响较大。与高脂高热量膳食(800卡路里至1000卡路里,50%的膳食总热量来自脂肪)同服后,伊布替尼的Cmax(最大血药浓度)可增加2-4倍,AUC(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加约2倍。因此,建议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服用伊布替尼,以避免食物对其吸收的影响。
对于轻度和中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肌酐清除率[CLcr] > 25 mL/min),伊布替尼的剂量通常不需要调整。然而,对于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CLcr < 25 mL/min),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血细胞减少、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和肿瘤溶解综合征等。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开始或调整抗高血压药物。每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细胞减少。最常见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发生率为6%。对于肿瘤溶解综合征,医生应评估基础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密切监测患者并酌情进行治疗。
伊布替尼作为一种高效的BTK抑制剂,不仅在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而且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肾功能和常见不良反应的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伊布替尼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