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Ibrutinib),也称为依鲁替尼,是一种重要的BTK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自2013年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以来,伊布替尼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多种特定类型的癌症。本文将详细介绍伊布替尼的主要适应症及其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伊布替尼适用于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的治疗。对于17p缺失的患者,伊布替尼同样有效。伊布替尼通过抑制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的活性,干扰异常B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从而对这些B细胞相关的恶性肿瘤产生显著疗效。
伊布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20mg,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对于CLL/SLL,伊布替尼可以作为单药给药,与利妥昔单抗或奥妥珠单抗合用,或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BR)合用。
伊布替尼适用于治疗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血液中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M)的产生。伊布替尼通过抑制BTK,减少异常B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对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伊布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20mg,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伊布替尼可以单独给药或与利妥昔单抗联合给药。
伊布替尼还适用于1岁及以上的成人和儿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在一种或多种全身治疗失败后的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伊布替尼能够有效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12岁及以上的cGVHD患者,伊布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20mg/天,每日一次;对于1岁至12岁以下的cGVHD患者,推荐剂量为240mg/㎡,每天一次(最高剂量为420mg),直至cGVHD进展或出现潜在恶性肿瘤复发或不可接受的毒性。
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应持续监测血压,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酌情开始或调整抗高血压药物,并遵循3级或更高级别高血压的剂量调整指南。高血压是伊布替尼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及时监测和管理有助于减少相关风险。
用药期间应每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伊布替尼可能导致血细胞减少,特别是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定期监测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
最常见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6%)。医生应提醒患者注意皮肤变化,并建议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评估基础风险(例如,高肿瘤负荷)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并酌情进行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与高脂高热量膳食(800卡路里至1000卡路里,50%的膳食总热量来自脂肪)同服后伊布替尼的Cmax增加2-4倍,AUC增加约2倍。因此,建议患者在整夜禁食后服用伊布替尼,以避免药物吸收过快导致的不良反应。
伊布替尼的价格因地区和生产厂家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部分生产厂家的价格参考:
伊布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中国医保,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