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帕鲁胺(Apalutamide)是一种第二代非甾体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以及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癌。该药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制,2018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20年在中国获批。其商品名为安森珂(Erleada),属于医保乙类药品,可用于特定适应症的报销。
阿帕鲁胺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首先研制,2009年授权美国Aragon公司独家开发。2017年12月23日,杨森药业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得FDA优先审评资格。2018年2月14日,阿帕鲁胺获FDA批准上市,是FDA首个依据无转移生存期(MFS)的临床终点批准上市的抗肿瘤新药。2020年8月14日,阿帕鲁胺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成年患者。
阿帕鲁胺是一种非甾体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能够有效防止雄激素与受体结合,阻止AR向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中转移,从而抑制雄激素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阿帕鲁胺对受体的亲和力比第一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高5-10倍,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此外,阿帕鲁胺还具有较低的血脑屏障穿透率,降低了癫痫等神经系统副作用的发生率。
阿帕鲁胺主要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尤其适用于有高危转移风险的患者。此外,它还可用于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和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CSPC)的成年患者。这些适应症涵盖了不同阶段的前列腺癌,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阿帕鲁胺的推荐剂量为240毫克(四片60毫克片剂),每日口服一次。患者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同时应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治疗,或者进行双侧睾丸切除术。
如果患者出现3级或以上不良反应,或其他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应暂停使用阿帕鲁胺。考虑对3级或4级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永久停用阿帕鲁胺。对于其他不良反应,当症状改善到小于或等于1级或原始级别时,如有必要,以相同剂量或减少剂量(180毫克或120毫克)恢复阿帕鲁胺。
阿帕鲁胺的常见不良反应(≥10%)包括疲乏、高血压、皮疹、腹泻、恶心、体重减轻、关节痛、跌倒、热潮红、食欲减低、骨折和周围水肿。与同类药物恩杂鲁胺相比,阿帕鲁胺进入血脑屏障的浓度较低,因此癫痫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相对较高。
儿童:尚未确定阿帕鲁胺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人: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轻度至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肝功能损害:不建议重度肝损害患者使用阿帕鲁胺,因为尚无此患者人群的相关数据,且阿帕鲁胺主要经肝脏代谢。
阿帕鲁胺是一种有效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的活性,延缓疾病进展。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阿帕鲁胺的市场价约为5900美元/瓶(60mg * 120片),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治疗选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