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尼(Niraparib)是一种针对卵巢恶性肿瘤的靶向药物,属于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2017年9月18日,尼拉帕尼由Tesaro公司开发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该药物通过利用DNA修复途径的缺陷,优先杀死癌细胞,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尼拉帕尼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
尼拉帕尼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来修复DNA双链损伤。PARP是一类重要的酶,负责修复DNA单链断裂,从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在正常细胞中,PARP与DNA修复蛋白协同工作,但在某些癌症细胞中,特别是那些具有BRCA基因突变的细胞,DNA修复机制存在缺陷。尼拉帕尼通过抑制PARP活性,阻止DNA单链断裂的修复,导致DNA双链断裂累积,最终引发癌细胞死亡。
尼拉帕尼的作用不仅限于抑制PARP,还能够优先杀死具有DNA修复缺陷的癌细胞。BRCA基因突变的细胞通常依赖于PARP来修复DNA损伤,因此当PARP被抑制时,这些细胞更容易积累DNA损伤,进而导致细胞凋亡。相比之下,正常细胞由于具有完整的DNA修复机制,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较低,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小。
临床试验显示,尼拉帕尼在治疗复发性上皮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无论是在gBRCAmut组还是非gBRCAmut组,尼拉帕尼都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体数据显示,对于BRCA突变患者,尼拉帕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1.0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5.5个月;对于非BRCA突变患者,尼拉帕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3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3.9个月。
尼拉帕尼适用于有复发性表皮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之前接受基于铂的化疗后达到了完全或部分缓解。尼拉帕尼的常规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300毫克(3粒100毫克的胶囊),饭前或饭后均可服用。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测,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潜在副作用。
尼拉帕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疲劳、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持续性呕吐、严重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应及时联系医生。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以减轻副作用。在用药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尼拉帕尼的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尼拉帕尼,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老年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尼时也应特别谨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