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拉帕利(Olaparib)作为一种重要的PARP抑制剂,自2014年在国外获批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和某些类型的乳腺癌。在中国,奥拉帕利的上市时间相对较晚,但终于在2018年正式获批。本文将详细介绍奥拉帕利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2017年12月1日,全球首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Olaparib)在中国递交的上市申请正式获得CDE承办受理。这一时间点距离其首次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得批准恰好过去了三年。2018年8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奥拉帕利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铂类敏感性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
奥拉帕利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在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奥拉帕利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除了卵巢癌,奥拉帕利在某些类型的乳腺癌和其他实体瘤中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其适应症范围。
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奥拉帕利已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大大降低了个人支付的压力。医保政策的具体细则和报销比例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建议患者在就医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奥拉帕利的标准剂量通常为每日两次,每次150毫克。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药物应在餐后服用,以提高吸收率。如果错过了一次服药,应尽快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一次,继续按正常时间服用。
奥拉帕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疲劳、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大多数副作用在治疗初期较为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会逐渐减轻。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持续的恶心、呕吐、严重的疲劳或出血倾向,应及时联系医生。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提供相应的对症治疗。
在服用奥拉帕利期间,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可能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如某些抗真菌药和抗生素。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奥拉帕利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奥拉帕利,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完整用药史,以便医生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在使用奥拉帕利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液指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或进展。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反馈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奥拉帕利在中国的上市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在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方面。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安全,定期进行监测和随访,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并减少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