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伐木肽(Mifamurtide),也被称为 Mepact 或 L-MTP-PE,是一种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可切除骨肉瘤的免疫调节剂。这种药物通过活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死亡率。米伐木肽是20多年来首个能够改善骨肉瘤患者长期存活率的新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治疗中。
米伐木肽是由日本武田药业生产的,规格为4mg一盒,价格约为2088美元。该药物尚未在中国上市,也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市面上暂无仿制药。米伐木肽的适应症主要是用于治疗宏观完全手术切除后的高级别可切除非转移性骨肉瘤,特别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和年轻人。其主要成分是米伐木肽,剂型为冻干粉注射剂,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的均质饼或粉末。
米伐木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强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对抗肿瘤细胞。这种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清除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风险。研究表明,米伐木肽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不会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
米伐木肽迅速从血清中清除,半衰期为2.05±0.40小时。注射后,放射性标记脂质体的平均半衰期为两相,α-期约为15分钟,终末半衰期约为18小时。这意味着米伐木肽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较短,但其免疫激活作用持久有效。
对于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米伐木肽的药代动力学变异性较大,且安全性数据有限,因此建议在使用时要谨慎。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尚不明确,同样建议谨慎使用。
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米伐木肽的药代动力学变化不大,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于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缺乏相关药代动力学数据,建议谨慎使用。
30岁以上成年人和0-2岁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因此不推荐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米伐木肽,因为缺乏相关的安全数据。在使用米伐木肽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米伐木肽与化疗药物联用时,不会干扰化疗的抗肿瘤作用。但与亲脂性药物、免疫抑制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和皮质类固醇药物联用时,需注意潜在的相互作用。例如,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阻断米伐木肽的巨噬细胞激活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寒战、发热、疲劳、恶心、心动过速和头痛。在使用米伐木肽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如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处理。此外,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疾病、过敏反应和胃肠道毒性等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米伐木肽应储存在2°C-8°C的冰箱中,避免冻结。将小瓶放在外纸箱中以防止光照,有效期为30个月。正确储存可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