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是一种双功能基烷化剂,具有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该药物由Ozegowski及其同事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于德国耶拿的微生物试验协会研发。苯达莫司汀通过干扰DNA单链和双链的结构,导致DNA断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本文将详细介绍苯达莫司汀的药物基本信息、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作用的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该药物于200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随后由美国Cephalon公司(现属Teva Pharmaceuticals)在全球推广。2010年,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也批准其上市。在中国,苯达莫司汀于2013年通过进口注册获批上市,商品名为“存达”,由德国Ribosepharm GmbH生产,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苯达莫司汀的别称包括:Treanda、Bendamustine、存达、Treakisym、Belrapzo、Bendeka、BENDIT、Leuben。
苯达莫司汀的印度海得隆版仿制药规格为100mg,价格约为32美元一盒。市面上也有其他仿制药可供选择。
苯达莫司汀主要适用于以下适应症:
苯达莫司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多个方面,以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
在临床试验中,苯达莫司汀的输液反应较为常见。应进行临床监测,出现严重反应时应停药。在患者第一个治疗周期后,询问其是否有输液反应的相关症状。发生3级或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不应再次用药。对于发生1级或2级输液反应的患者,在后续周期中可考虑采取预防严重反应的措施,包括使用抗组胺药、退烧药和皮质类固醇。发生4级输液反应的患者应停用苯达莫司汀。对于3级输液反应的患者,应根据个体的获益、风险和支持治疗情况,在临床上适当考虑停药。
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报告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过肿瘤溶解综合征。其发病往往在苯达莫司汀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内,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预防措施包括积极补液和密切监测血液生化指标,尤其是钾和尿酸水平。在苯达莫司汀治疗开始时也会使用别嘌醇。然而,苯达莫司汀与别嘌醇同时使用时,严重皮肤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对于特殊人群的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苯达莫司汀是一种有效的化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和注意事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