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高效的第三代AL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文将详细介绍劳拉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常见的副作用。
劳拉替尼通过选择性地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活性,阻止ALK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这种高度选择性的机制使得劳拉替尼能够有效地针对ALK阳性NSCLC患者,尤其是在对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的情况下。
此外,劳拉替尼还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能够有效控制脑转移病灶,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临床研究表明,劳拉替尼在ALK阳性NSCLC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对于初治患者,劳拉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0%以上。而对于已经接受过其他AL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劳拉替尼的ORR仍能达到30%-50%。此外,劳拉替尼还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劳拉替尼在治疗ALK阳性NSCLC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对于耐药性和脑转移的患者。
根据肿瘤标本中ALK阳性的存在,选择劳拉替尼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劳拉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口服,无论是否伴随食物。整片吞下,不要咀嚼、压碎或分裂药片。如果片剂破损、破裂或其他不完整的情况,不要服用。
患者应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劳拉替尼。如果错过了一次剂量,应继续服用错过的剂量,除非下一次剂量是在4小时内。不要同时服用2剂以弥补错过的剂量。如果服用劳拉替尼后出现呕吐,不要服用额外剂量,但应继续服用下一剂量。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与强CYP3A抑制剂或中度CYP3A诱导剂合用时,也需要调整剂量。与强CYP3A抑制剂合用时,应减少劳拉替尼的剂量;与中度CYP3A诱导剂合用时,应增加劳拉替尼的剂量。
患者在使用劳拉替尼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检测,以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劳拉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疲劳、体重增加、水肿、关节痛、肌痛、呼吸困难、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外周神经病变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脑病、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视力障碍、心律失常、肺毒性等。
患者在使用劳拉替尼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功能异常或心脏问题时,应立即通知医生。
在使用劳拉替尼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此外,患者在使用劳拉替尼期间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报告任何不良反应,以便医生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详细了解劳拉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常见的副作用,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