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伐曲泊帕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慢性肝病(CLD)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它通过促进血小板的生成,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从而降低出血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阿伐曲泊帕的作用与功效、用药注意事项及禁忌。
阿伐曲泊帕主要通过刺激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分化和成熟,从而增加血小板的生成。这种机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阿伐曲泊帕能够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使其达到并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阿伐曲泊帕适用于对既往治疗反应不足的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成年患者的治疗。此外,它也适用于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手术的患者,以提高术前的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阿伐曲泊帕不应用于试图使血小板计数正常化的情况,而是在必要时提高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
阿伐曲泊帕在健康受试者中给药 40mg 后,几何平均 (%CV) 最大浓度 (Cmax) 为 166 (84%) ng/mL,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 (AUC0-inf) 为 4198 (83%) ng·hr/mL。这些数据表明,阿伐曲泊帕在体内具有较好的吸收和代谢特性,能够迅速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在使用阿伐曲泊帕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前和手术当天测量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血小板计数足够高。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照推荐剂量和给药时间服用药物。
在使用阿伐曲泊帕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建议每周评估血小板计数,直到血小板计数达到并维持在大于或等于 50×109/L 的水平。此后,每月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如果在停用阿伐曲泊帕后至少 4 周内,每周仍需监测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血小板计数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患者漏服了剂量,应尽快补服下一剂,并在第二天的正常时间继续服用。不应一次服用两剂以弥补错过的剂量。如果在最大剂量 40mg 每日一次用药 4 周后,血小板计数仍未增加到大于或等于 50×109/L,则应停用阿伐曲泊帕。此外,如果血小板计数在以每周一次 20mg 的剂量用药 2 周后超过 400×109/L,也应停用阿伐曲泊帕。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目前尚无足够的研究数据支持阿伐曲泊帕的安全性,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阿伐曲泊帕可能增加肝毒性的风险,应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以及其他有特定健康问题的患者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阿伐曲泊帕可能与 CYP2C9 和 CYP3A4 的中度或强效诱导剂或抑制剂发生相互作用。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咨询专业医生,调整剂量或用药时间,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此外,阿伐曲泊帕不应与抗酸药、乳制品或其他含有多价阳离子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
阿伐曲泊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腹痛、恶心、头痛、疲劳和周围水肿。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疲劳、挫伤、鼻出血、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痛、牙龈出血、瘀点和鼻咽炎。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或血栓栓塞事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阿伐曲泊帕作为一种有效的血小板生成刺激剂,能够在多种情况下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降低出血风险。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