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虽然吉非替尼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但它也伴随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将详细介绍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吉非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消化系统反应,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和呕吐。这些症状通常为轻度或中度,少数情况下可能会较为严重。腹泻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为轻度,少有中度,个别报道严重腹泻伴脱水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腹泻或脱水,应立即就医并调整用药剂量。恶心和呕吐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常为轻度。
吉非替尼引起的皮肤反应也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包括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疮。这些皮肤反应通常在服药后的第一个月内出现,且多数为可逆性。皮疹是最常见的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轻或中度多泡状突起,有时伴有皮肤干燥和发痒。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如3级或3级以上的皮肤不良反应,应暂停用药,并及时就医。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皮肤护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减少皮肤压迫和摩擦,尤其是手掌和足底。
除消化系统反应和皮肤反应外,吉非替尼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轻或中度氨基转移酶升高;指甲毒性,表现为指甲变色或变形;脱发和乏力,多为轻度;结膜炎和眼睑炎,主要为轻度。此外,吉非替尼还可能导致血液和淋巴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在服用华法林的一些患者中出现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升高及(或)出血事件。眼科不良反应如角膜糜烂(一般症状可逆),有时伴异常睫毛生长。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和间质性肺病,后者较为严重,已有致死性病例的报道。
在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和上市后应用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约66,000例患者中,间质性肺病的发生率在日本以外的患者大约为0.3%,在日本约为2%。如果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恶化,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应立即中断吉非替尼治疗,并进行相关检查。一旦确诊为间质性肺病,应停止使用吉非替尼,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吉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当无法整片吞服时,可将片剂分散于半杯非碳酸饮料中,搅拌至完全分散(约需15分钟),即刻饮下药液,并用半杯水冲洗杯子后饮下洗液。剂量调整通常在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腹泻或皮肤不良反应时进行,可通过短期暂停治疗(最多14天)解决,随后恢复每天250毫克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无需因年龄、体重、性别、种族、肾功能、因肝转移而引起的中至重度肝功能损害等因素调整给药剂量。
在使用吉非替尼期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肝功能、血液指标等,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特别是在用药初期,应密切关注任何不适症状的出现。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以减少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其次,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皮肤护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减少皮肤压迫和摩擦。最后,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在用药期间,患者可能出现虚弱的症状,因此在驾驶或操作机器时应特别小心,以免发生意外。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