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利(Niraparib)是一种高效的PARP1/2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尼拉帕利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尼拉帕利通过抑制PARP酶的活性,阻止DNA修复过程,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这种机制尤其适用于具有BRCA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因为这些细胞已经存在DNA修复缺陷,尼拉帕利进一步抑制PARP酶会加剧这种缺陷,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尼拉帕利主要用于治疗铂敏感的复发性表皮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此外,它也适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对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尼拉帕利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治疗效果。在一项关键的III期临床试验中,尼拉帕利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19.1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5.5个月。
尼拉帕利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300毫克(3粒100毫克胶囊)。患者应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服用,以保持药物浓度的稳定性。该药物可以空腹或随餐服用,但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其吸收的食物或药物同时使用。
尼拉帕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和血液系统毒性。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有恶心、便秘、腹痛和呕吐。血液系统毒性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使用尼拉帕利的过程中,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性白血病(MDS/AML)。这种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学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确保尼拉帕利的安全有效使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尼拉帕利应在有抗肿瘤药物使用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应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任何用药调整都应由专业医生决定。
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利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如发现明显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在使用尼拉帕利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食品,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同时,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和化学试剂,以减少对身体的额外负担。
尼拉帕利作为一种高效的PARP1/2抑制剂,在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潜在的副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