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利(Zejula)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每日一次口服小分子PARP1/2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本文将详细介绍尼拉帕利的作用机制、功效以及用药和日常注意事项。
尼拉帕利通过抑制PARP1/2酶的作用,阻止癌细胞修复DNA双链损伤,从而导致癌细胞的凋亡和死亡。PARP1/2酶在DNA修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中,这种作用更为显著。尼拉帕利的这一机制使得它在治疗BRCA突变的癌症患者时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尼拉帕利在铂类化疗敏感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使用尼拉帕利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尼拉帕利主要应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维持治疗。这些癌症患者在接受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使用尼拉帕利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尼拉帕利还被发现与其他转运蛋白如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和5-羟色胺转运体(SERT)结合,抑制细胞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表明尼拉帕利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尼拉帕利在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例如,PRIME研究分析了尼拉帕利在晚期卵巢癌初始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尼拉帕利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尼拉帕利不仅在BRCA突变的患者中表现出优异的效果,即使在非BRCA突变的患者中,也有一定的疗效。这使得尼拉帕利成为一种广谱的抗肿瘤药物,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癌症治疗。
尼拉帕利的推荐剂量为每日300毫克(3粒),每天口服1次。患者可以在与或不与食物一起服用,但建议在睡前服用以减少恶心的发生率。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束后8周内应开始尼拉帕利的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因此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漏服了一次剂量,应尽快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继续按正常时间服药。
尼拉帕利可能导致多种副作用,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劳和贫血等。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减轻。如果副作用严重,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减轻副作用,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休息。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对症治疗药物。
在使用尼拉帕利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建议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均衡膳食,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此外,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尼拉帕利的价格因地区和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版本可供选择: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购买时应注意甄别药品真伪,注意生产日期,避免买到假药劣药。
尼拉帕利已在中国上市,并已进入中国医保。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具体报销比例和条件可能因地区而异,患者应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了解详细信息。
总的来说,尼拉帕利作为一种高效的PARP抑制剂,在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安全和日常生活管理,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