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米苷酶是一种用于治疗戈谢病的重要药物,自1994年由赛诺菲研发并在美国上市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国,伊米苷酶于2008年底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的进口批件,成为目前中国唯一用于治疗戈谢氏病的有效药物。然而,许多患者对伊米苷酶的具体上市情况及其价格仍不太清楚。本文将详细介绍伊米苷酶的上市情况及其价格,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伊米苷酶(思而赞)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葡萄糖脑苷酯酶的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1型戈谢病。1994年,伊米苷酶首次在美国上市,随后逐渐扩展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审批,伊米苷酶终于在2008年底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进口批件,成为国内治疗戈谢病的唯一有效药物。
伊米苷酶的上市不仅为戈谢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也推动了罕见病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目前,伊米苷酶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在中国,伊米苷酶主要由法国赛诺菲药厂生产,并通过进口渠道进入市场。
伊米苷酶的价格因国家和地区、药品规格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国,伊米苷酶的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该药物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需要自费购买。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法国赛诺菲出口土耳其版伊米苷酶Imiglucerase的规格为400U/10ml,售价约为5800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为833美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汇率波动,实际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化。
在美国,伊米苷酶的价格同样较高。根据药品生产商的信息,伊米苷酶的价格在2000元到5000元人民币之间,折合美元约为286至714美元。为了确保患者能够负担得起治疗费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将伊米苷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伊米苷酶适用于成人和2岁及以上的1型戈谢病儿童患者,该病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症、骨病、肝脾肿大等症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伊米苷酶的初始剂量为每公斤体重60单位,每周一次静脉注射。随着治疗的进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频率。
在使用伊米苷酶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脾功能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可能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或急性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目前尚未发现伊米苷酶对胎儿或婴儿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然而,孕妇在使用伊米苷酶时仍需谨慎,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伊米苷酶时,应权衡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和药物的潜在风险,必要时可暂停哺乳。
对于2岁以下的儿童患者,伊米苷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因此不推荐使用。在使用伊米苷酶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尚未发现伊米苷酶与其他药物存在明确的相互作用,但为了避免潜在的风险,患者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在使用前咨询医生。伊米苷酶需要在2-8℃的温度下避光保存和运输,以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患者在使用伊米苷酶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