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也被称为LOXO101,是一种选择性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具有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且没有已知的获得性耐药突变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该药物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并于2018年11月26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本文将详细介绍拉罗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以及贮存方法。
拉罗替尼基本信息
适应症
拉罗替尼适用于以下情况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 具有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且没有已知的获得性耐药突变。
- 患有局部晚期、转移性疾病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 无满意替代疗法或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
拉罗替尼通过阻断NTRK融合基因的作用,抑制不受控制的TRK信号传导和肿瘤生长,相较于传统化疗方法,其副作用通常较轻。
用法用量
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如下:
- 成人及体表面积至少1平方米的儿童患者:每天口服两次,每次100毫克,可与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 体表面积小于1平方米的儿科患者:每天口服两次,每次100 mg/m2,可与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拉罗替尼有胶囊剂和口服溶液剂两种剂型。胶囊剂分为25毫克和100毫克两种规格,口服溶液剂的浓度为20毫克/毫升。
贮存方法
为了保证拉罗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注意以下贮存条件:
-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 温度控制:胶囊剂应储存在20°C-25°C下,允许在15°C-30°C的温度下进行运输。口服溶液剂应在2°C-8°C中冷藏,避免冷冻。
- 防潮防湿: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拉罗替尼,防止药物受潮。
- 避光保存:拉罗替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 包装完整性:拉罗替尼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
以上贮存方法有助于保持药物的质量和药效,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拉罗替尼。
用药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拉罗替尼最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20%,包括:
- 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 谷丙转氨酶(ALT)升高
- 贫血
- 肌肉骨骼疼痛
- 疲劳
- 低白蛋白血症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碱性磷酸酶升高
- 咳嗽
- 白细胞减少症
- 便秘
- 腹泻
- 头晕
- 低钙血症
- 恶心
- 呕吐
- 发热
- 淋巴细胞减少症
- 腹痛
患者在使用拉罗替尼期间,应密切关注这些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特殊人群用药
不同人群在使用拉罗替尼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慎用,建议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不要母乳喂养。
- 有生殖潜力的人群: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应采用有效的避孕方法。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在使用拉罗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 儿童患者:儿童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老年患者: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肝功能损害患者:轻度肝损伤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中度肝损伤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肾功能损伤患者:对于任何严重程度的肾损伤患者,一般不建议调整剂量。
以上注意事项有助于确保不同人群在使用拉罗替尼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相互作用
拉罗替尼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注意:
- 强效和中度CYP3A4抑制剂:拉罗替尼与强效或中度CYP3A4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加拉罗替尼的血浆浓度,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避免与强CYP3A4抑制剂(包括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同时使用。
- 敏感CYP3A4底物:拉罗替尼与敏感的CYP3A4底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等)共同给药可能会增加这些药物的血浆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避免与敏感的CYP3A4底物同时给药。如果不能避免同时给药,监测患者是否增加了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拉罗替尼期间,应避免与上述药物同时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与生活习惯
在使用拉罗替尼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饮食和生活习惯:
-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 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
- 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促进药物代谢和排出。
- 避免饮酒和吸烟,这些习惯可能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药物的效果。
- 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患者在使用拉罗替尼期间应注意以下心理健康方面的事项:
-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寻求情感支持和理解。
- 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缓解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 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应对心理问题。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监测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患者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