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alsetinib(普拉替尼)是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具有特定遗传标记(异常的“RET”基因融合)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本文将详细介绍普拉替尼的使用方法、剂量调整、常见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用药等关键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药物。
Pralsetinib(普拉替尼)由美国安进公司(Amgen)研发,于2020年9月4日获得美国FDA批准,并于2021年3月24日在中国获批上市。普拉替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抑制剂,专门针对RET基因融合的肿瘤细胞,通过阻断RET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普拉替尼的原研药规格为100mg*120粒,每盒售价约为2384美元,裸瓶价格约为2028美元。此外,老挝卢修斯生产的仿制药规格同样为100mg*120粒,每盒售价约为617美元。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或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该药物,购买时应仔细甄别药品真伪,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普拉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确认其是否具有异常的“RET”基因融合。普拉替尼还被用于治疗RET融合阳性的甲状腺癌,尤其适用于12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
普拉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成人400毫克,每天空腹口服一次(服用前至少2小时不进食,服用后至少1小时内不进食)。对于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剂量无需调整;但对于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并监测不良反应。在使用普拉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强效CYP3A4诱导剂,如无法避免,应在联用后第7天将普拉替尼剂量加倍。停用CYP3A4诱导剂14天后,恢复原剂量。
普拉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包括肌肉骨骼疼痛、便秘、高血压、腹泻、疲劳、水肿、发热和咳嗽。常见的3-4级实验室异常(发生率≥2%)包括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磷酸盐减少、白细胞减少、钠减少、谷草转氨酶(AST)增加、谷丙转氨酶(ALT)增加、钙减少(校正后)、血小板减少、碱性磷酸酶增加、钾增加、钾减少和胆红素增加。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根据动物研究结果及其作用机制,普拉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孕妇在使用普拉替尼前应被告知用药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普拉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应避免母乳喂养。
**有生殖能力的患者**: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在普拉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2周内采取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措施;建议有生殖能力女性伴侣的男性患者在普拉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1周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儿童患者**:普拉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12岁及以上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儿童患者中得到证实,儿童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使用普拉替尼时未见明显差异,但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通过上述介绍,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普拉替尼,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