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针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晚期实体瘤,特别是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肿瘤。本文将详细介绍瑞普替尼的适应症、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瑞普替尼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此外,它也被用于治疗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晚期实体瘤。这些基因突变在多种癌症中都有发现,因此瑞普替尼具有广泛的治疗潜力。
瑞普替尼通过抑制多种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性,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其主要作用靶点包括ROS1、ALK和TRK(A、C)。这些靶点在多种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这些受体,瑞普替尼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研究表明,瑞普替尼在治疗ROS1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在那些已经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案但仍无效的患者中。此外,瑞普替尼对NTRK基因融合的肿瘤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瑞普替尼于2023年11月15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并于2024年5月11日在中国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获批上市。这标志着瑞普替尼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应用正式开始,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瑞普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60mg,每天口服一次,无论之前是否进食,持续14天。随后,剂量增加到160mg,每日两次,并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具体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瑞普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头晕、味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疲劳、认知障碍和肌无力。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减轻,但如有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使用瑞普替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使用瑞普替尼的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相关指标监测,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治疗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