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泊替尼(Tepotinib)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MET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携带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2020年在日本首次获批以来,特泊替尼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将详细介绍特泊替尼的最新价格资讯、生产厂家、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特泊替尼在市场上有多种版本,包括原研药和仿制药。以下是几种常见版本的价格对比:
患者在选择购买渠道时,应考虑药品的质量、价格和供应稳定性。此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可能提供医保报销,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特泊替尼已经在国内上市,并进入了国家医保报销范围。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经济压力。患者在使用特泊替尼时,应提前了解当地的医保政策,以便更好地利用医保资源。
医保报销的具体比例和条件因地区而异,建议患者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医院药房,获取详细的报销信息。
特泊替尼由德国默克公司(Merck KGaA)研发,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MET抑制剂。它通过强效且高度选择性地抑制由MET基因改变引起的致癌信号,改善携带这些特定MET改变的侵袭性肿瘤患者的治疗预后。
特泊替尼是一种口服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结合ATP位点,抑制c-Met受体的磷酸化,从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特泊替尼主要适用于治疗MET基因外显子14跳跃突变阳性的不可切除、进展和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种特定的基因突变会导致c-Met受体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除了非小细胞肺癌,特泊替尼还可能在其他MET驱动的肿瘤类型中表现出潜在的治疗效果,但目前尚未获得相关适应症的批准。
特泊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是间质性肺病/肺炎。患者在使用特泊替尼期间,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用药或调整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特泊替尼可能导致肝毒性和肾毒性,特别是在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患者在使用特泊替尼前,应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如果发现肝功能或肾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特泊替尼,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监测肾功能。
特泊替尼具有胚胎-胎儿毒性,因此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开始治疗前进行妊娠试验,并在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至少1周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使用全身作用激素避孕药的女性应加用一种屏障避孕法。
有生育能力女性伴侣的男性患者也应在特泊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至少1周内使用屏障避孕法,以防止胚胎暴露于药物。
特泊替尼作为一种高效且选择性强的MET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