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癌症的靶向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卡帕塞替尼的用法用量、常见副作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卡帕塞替尼的标准推荐剂量为400毫克,每日两次(约每12小时一次)。治疗采用间歇给药方案:连续服药4天,然后停药3天。这种给药方案有助于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提高疗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的要求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服药时间。
对于特殊人群,如肝功能损害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中度肝功能损害(胆红素>1.5-3倍正常上限和任何AST)的患者应监测潜在增加的卡帕塞替尼暴露引起的不良反应。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严重肝功能损害(胆红素水平为10倍正常上限和任何AST)的患者中进行研究。因此,这些患者应谨慎使用卡帕塞替尼,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卡帕塞替尼可能与强CYP3A抑制剂、强和中度CYP3A诱导剂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时,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具体药物相互作用的详细信息,请咨询医学顾问。
卡帕塞替尼的用法用量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患者应定期与医生沟通,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卡帕塞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皮肤不良反应、高血糖、恶心、疲劳、呕吐、口炎等。其中,腹泻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患者在服用卡帕塞替尼时应增加口服液体,并在出现腹泻迹象时开始止泻治疗。如果腹泻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联系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卡帕塞替尼可能导致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如多形性红斑(EM)、手掌-足底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DRESS)的药物反应。患者应密切监测皮肤的任何异常变化,并在出现严重皮肤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卡帕塞替尼,并咨询皮肤科医生。此外,卡帕塞替尼还可能导致严重的高血糖,伴有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血糖水平,并在出现高血糖症状时及时就医。
在使用卡帕塞替尼时,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以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空腹血糖(F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在治疗前优化血糖。对于1型糖尿病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卡帕塞替尼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应谨慎使用。
卡帕塞替尼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定期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