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OFEV)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口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它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信号转导通路,减缓肺功能的衰退,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尼达尼布的副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
尼达尼布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腹痛、呕吐、肝酶升高、食欲减退、头痛、体重减轻和高血压。这些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管理和可逆的。以下是具体副作用及其管理方法:
腹泻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治疗的前三个月内出现。患者应注意腹部保暖,并通过止泻治疗、降低剂量或中断治疗来控制症状。如果腹泻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
恶心和呕吐也是常见的副作用。患者可以尝试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甜食和易产气的食物。如果症状持续,可以通过止吐药物治疗或调整药物剂量来缓解。
肝酶升高通常是可以逆转的,但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果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但无严重肝损伤迹象,可以中断治疗或降低剂量至100mg,每天两次。一旦肝功能恢复正常,可以重新引入100mg剂量,随后逐渐增加至150mg剂量。如果AST或ALT升高超过5倍正常值上限或伴有严重肝损伤的体征,应停药。
尼达尼布的副作用虽然常见,但通过适当的管理和剂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继续治疗并从中获益。
正确使用尼达尼布并注意相关事项对于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
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和胆红素的测定。治疗期间,应在前三个月内每月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之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
尼达尼布的标准剂量为每次150mg,每日两次。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持续性腹泻、恶心或肝酶升高,应考虑降低剂量至100mg,每日两次。如果患者不能耐受100mg剂量,应停止使用尼达尼布。
对于轻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A级),应谨慎使用尼达尼布,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对于中度至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B或C级),不推荐使用尼达尼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肾小球滤过率(CrCl)小于30 mL/min或患有终末期肾病(ESRD),也应避免使用尼达尼布。
在使用尼达尼布的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并注意任何不适症状。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