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这种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受体,阻断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克唑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
克唑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主要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和c-MET受体。这些受体在某些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和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中过度表达或突变,导致肿瘤生长和扩散。克唑替尼通过抑制这些受体的活性,降低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阻滞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克唑替尼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它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21-1 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克唑替尼还可以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不仅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也可以作为移植后的维持治疗。
克唑替尼还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能够缓解脑部侵犯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骨髓侵犯和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情。
克唑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药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咀嚼、压碎或溶解在水中。可以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但建议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服药,以帮助维持稳定的药物血浓度。
对于严重肾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且无需透析)的患者,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需要一次或多次减少剂量,具体如下:
对于轻度肝损害患者(AST>ULN且总胆红素≤ULN,或AST为任何值且总胆红素>ULN但≤1.5倍ULN),无需调整起始剂量。对于中度肝损害患者(AST为任何值,总胆红素>1.5倍ULN且≤3倍ULN),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00mg,每日两次。对于重度肝损害患者(AST为任何值,总胆红素>3倍ULN),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
克唑替尼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肝转氨酶升高和神经毒性等。大多数副作用为1-2级,相对较轻,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疲劳和水肿。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尽快联系医生。
在服用克唑替尼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一周内避免驾驶或操作重型机械,因为克唑替尼可能会引起视力变化,如闪光、模糊或双重影像。
克唑替尼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期间应避免食用葡萄柚或饮用葡萄柚汁,因为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血药浓度,导致副作用增加。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应务必告知医生,以便进行适当的监测和调整。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